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已经成为当下大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从该问题出发,本文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视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结合相关社会学理论,对学生论文写作态度,个人未来安排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发现本科生论文写作中对应的三个主要问题,包括激励机制欠缺下的内在动机缺失,“时间挤压”下的论文写作规划失序,以及同学借鉴互助缺位,并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对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建议。这些发现对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改进本科教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写作;论文质量;内在动机;“双路径”模式
一、问题提出及其社会背景
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生需对所学专业知识加以利用和创新,去分析相关领域内的问题,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顺利毕业。一般常识是,学生的学术水平越高,学习能力越强,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越高。尽管总体趋势上这一判断并无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唯一因素。因此,要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除了要改进教学质量,提升生源质量外,还必须从其他影响因素入手。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有自己的态度与动机,而不是简单将“所学”转化为“所写”的机器。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指出,名义上人们追求学历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实际上是因为学历和职位联系在了一起,高学历是高职位的“敲门砖”。教育本身不再仅仅被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而更多被视为取得文凭的通道,文凭本身对获得社会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经济学中的统计歧视理论(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认为,鉴于获取求职者真实能力的时间或金钱成本很高,公司往往主要基于毕业院校筛选求职者。因为在统计学意义上,毕业于更好院校的学生平均工作能力更强,那么文凭就成为了一个便捷的筛选信号,且这种筛选是符合经济理性的。这并不是说技能和素养本身无助于个人发展,但在统计歧视的环境下,文凭无疑是最重要的“入场券”。布迪厄的观点则更具批判性,他指出,文凭本身具有着颠倒因果的魔力——文凭赋予了一个人到达某一职位的权利,因而他才能在职位上学到占据这个职位所需的主要技能,不是因能力取得文凭,而是文凭为能力获取创造条件,“它(证书)能够生产它所证明的……”。因此,当地位获得成为主要目的时,倘若学生足够“理性”,便很可能以这样一种态度去看待毕业论文,即精力投入只要达到满足毕业要求,拿到学历证书便足够了。所以,即使有能力去完成一篇更好的毕业论文,最后的实际质量也可能较低。
其次,论文写作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时间与精力的过程。但对于本科生而言,论文写作时间与考研、招聘、出国和实习等多个重要时段、节点有重叠。有研究表明,这些个人安排可能削弱论文写作的动力。设想一位学生准备考研,在大三下学期的考试前几个月,他必须全天投入复习,从而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或进行田野调查。如果考研失败,他可能就要立刻投入考公务员或者实习中,否则毕业很可能就面临失业。当前竞争形式非常激烈,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比2020年增长了36万,创历史新高。而用“异常严峻”来形容疫情冲击下的就业形势也毫不为过。因此,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劳动”来准备应试,或努力丰富职业实习经历与技能来获得满意工作,这类现象在当下被称为“内卷”。如果说刚才探讨的是毕业生愿不愿意完成好论文的问题,那么这里探讨的是,在避免就业即失业的前提条件下,学生还有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好论文的问题。
最后,个体嵌入在一个社会关系模式当中,其所有的行动基本都受到这个关系模式的影响,自然也包括毕业论文的撰写。撰写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互动主体是指导教师和同学(包括室友)。除帮助学生明确观点,理解学科价值,认识自身不足,学习知识技能等客观作用外,教师还对学生文章质量形成直接的约束。通过规定不同阶段的截止时间,对论文提出意见等方式,可以督促学生投入必要的精力去完善其文章。概括地说,教师影响是在正式制度的框架内完成的。
但是,由于不存在明确的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同学间影响应该主要依靠社会网络中的社会影响机制(social influence)和选择机制(selection)。社会影响机制指互动过程中,两个学生对论文的态度和动机逐渐发生趋同的现象。而选择机制指持有相同价值观念或兴趣的个体,更可能发生频繁互动,这又为相互影响创造了条件。学生进入同一所大学,修习相同专业,且彼此年龄相仿,因而往往具有相同的心理或外在特征。而宿舍、教室构成了社会活动密集发生的场所,这些社会、心理甚至物理上的实体促进了个体间的互动,很可能强化了影响与选择机制。此外,通过完成相同的任务或项目,个体间也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由此产生的相同经历也促进了关系的强化,构成了彼此影响的条件。理论上看,如果要对论文写作进行研究,必须对学生间的“同侪影响”予以关注。“内卷”和“同侪影响”两个概念有一定区别。“内卷”强调的是竞争,是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相对完成任务而言不必要的额外劳动以战胜同侪;“同侪影响”强调的是传播,是大家行为和价值观的趋同。
当下,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似乎已经成了某种共识。无论是在论文中,还是在公共论坛的讨论上,类似观点都屡见不鲜,这里不一一列举。即使是顶尖高校,毕业论文水平也是“每况愈下”。因此,有必要对毕业生论文写作过程进行具体描述与分析,由此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完善培养体系提供更多的洞见。
二、研究设计与资料的获取
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除本文提出的三个主要因素外,肯定还有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例如,高校扩招政策导致学生平均能力的下降;毕业生论文考核过程的严格与规范程度;“扁平化”教育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等。但是,本文更倾向于将论文写作视作一个具体过程,即从学生自身角度去解释和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具体意义,而非从这些要素入手作宏观的政策分析。其次,本文主要聚焦于本科论文,而且访谈对象以社会学系学生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得结论只限于某一阶段或某些学科。因为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师生互动或学生间的互动,都是各阶段学生共同面对的。
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动态过程,单纯的问卷调查很难获得详细的信息,所以,基于个体访谈的质性分析相较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更为合适。访谈对象主要是北京某高校的2021届社会学系毕业生,女性占60%。在未来去向方面,有40%的学生升学深造。从论文准备情况看,学生论文筹备工作,包括选题、查阅资料等一般在2021年1月左右正式开始。由于毕业论文的初始构想可能来源于某次作业或暑假实习,实际接触调查对象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另外,学生论文一般写3稿以上,改3~4稿的居多,只有两个同学明确表示修改了5稿以上。
三、作为“潜变量”的论文质量
要想毕业,学生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是学生学术能力的体现,而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按时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获得升学和入职等资格。因此,完成毕业论文是一个任务,重点在于“完成”,而不是以高质量完成。
一个论文成绩位于本班中游的学生A这样描述他对论文写作的观察和态度:“说实话,我觉得我也没有特别用功……我觉得我们宿舍都是能过关就行了……不管怎样,只要交上去一个‘看起来像论文的东西’,都是能毕业的。”笔者问:“即使感觉论文有一些不能自洽,或者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就算意识到了也没有太多的动机去改好它?”同学A对此表示肯定。在访谈中,笔者请每位同学对自己投入的精力打分,区间为0到100分,100表示全身心投入。10位同学中,只有一位表示自己的投入在80~90分之间,其他所有人都表示投入在80分及以下,甚至有学生仅仅给自己打了60的及格分。
事实上,学生并非没有判断自己文章优劣的能力,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对文章存在的问题其实是比较清楚的。一个论文成绩排名前5,且获得了保研资格的同学B表示:“论文满意度能打到80分。完整性是可以的……但是感觉没有什么深度……自己基本都‘有数’,论文到什么程度能毕业。在这个标准之上,想不想拿优秀啦,还学不学社会学啊,会权衡之后再考虑付出多少努力……如果不继续学社会学的话,大家就是在完成一件事,达到那个规定就可以。”同学B举例道:“比如,如果想出国学习商科的话,精力就基本放在实习上了,那边不看你写了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论文质量为外显特征的个人学术能力与素养,实际上属于布迪厄归纳的具体化文化资本,而教育制度承认的学位证书,则属于体制化文化资本。前者与身体直接联系,表现为文化知识和修养,后者则有赖于权威制度的承认。当学生成为求职、求学或各类评价情境中被审视的个体时,他们自身也敏锐意识到,体制化文化资本要比具体化文化资本重要且有效得多。进一步说,具体化文化资本需要持有者不断去寻求机会以证明,且这种机会是少有的,而体制化文化资本不仅是易于观察的,而且是可以“强迫”别人接受的。因此,在具体化文化资本上的投入,要服务于获得体制化文化资本的目的,从而更有保障地转化为经济资本。反映在论文写作问题上,就是向写作能力、专业素养等可以提高论文质量的文化资本投入,都扎根于获取文凭的根本目的。为了更清晰地表述以上逻辑,本文用统计学中的“潜变量”(latent variable)来形容毕业论文质量对于学生的意义,相应的逻辑框架见图1:
“潜变量”的原意是不能被直接精确观测的变量。在这里,“潜”意味着论文质量很难对求职和升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论文质量的评估和测量不仅主观性强,而且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很少有面试官会阅读毕业论文。因此,真正关乎就业的是能否成功毕业拿到文凭。在这种情况下,假设顺利的求职或升学是唯一目的,且作为行动者的学生足够理性,那么他应该尽可能减少相应成本,而成本就是投入在论文上的时间与精力。结果就是,论文质量被有意识地保持在一个略高于最低要求的程度,只求满足毕业的要求即可。而宏观上的表现是,原本应该服从正态分布的论文质量,反而在略高于“最低要求”处发生了堆积,成为了偏态分布。我们认为,该机制可能是导致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最低要求”的认知,可能因其指导老师而异,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后文还会进一步探讨。
当然,完全从功利角度理解学生的论文写作动机是有失偏颇的。不少研究表明,专业兴趣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而且兴趣本身在入学后也是动态发展的。我们发现,兴趣确实构成了一些同学论文写作的主要动力。例如,C同学的论文得到答辩老师的一致好评,被推选为优秀论文,其本人也报考了国内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虽然遗憾落选,但明年会继续报考。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动机:“想作一个好的论文,为大学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课上听到了强关系、弱关系相关理论的介绍,感觉很有意思……论文题目感兴趣,学年论文也是这个……文章中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指导老师认为论述逻辑还有待完善,让我删去了错误的部分,但还是喜欢,还在看……论文修改了5稿,大约有4个多月时间用于论文。”
四、个人安排影响论文写作的“双路径”模式
在调研中,大部分同学开始正式写作,是从2020年12月份到2021年1月初这段时间。因此,这里总结了一些与“个人安排”有关的重要事件,主要覆盖从写作开始到学生答辩的时段。情况如图2所示:
直观地看,有相当多与个人未来安排有关的事件、时段与论文写作时间重叠。学生对这些求职、应试的参与,以及相应的结果(成功与否),会对论文写作产生较大的影响。D同学的论文答辩成绩在班内属于中下游,经常参与各大公司的实习。他之前一直打算出国,后来改变了主意,现在已经确定入职国家某部委。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同学是准备考研的,那么大四上学期考研,三月份左右会出成绩……考上了,这个文章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是有作用的,他是会非常上心的;没考上,他会认为毕业论文对他来说是一个障碍,因为找工作的时间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冲突……对于工作方向确定的,也是比较想把论文做好,但对于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可能会认为ok就可以。”
之前我们假设,完成个人未来安排所付出的时间会挤压投入在论文上的精力。D同学的观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但除“时间挤压”机制外,看来还存在另一影响路径——个人安排改变了论文写作的动机,即“动机塑造”机制。这是因为随着个人安排的不同,毕业论文质量对个人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将以上发现称为“双路径”模式。例如,E同学论文答辩成绩属班内中游,从正式下笔到完成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现已收到了德国高校的录取通知,继续就读社会学专业。她告诉我们:“论文写作和德语考试冲突,时间有些紧张。最开始是想把论文写成一篇优秀论文的,但是后来有些力不从心了(时间挤压)……周围同学如果确定想读研究生,而且研究生不换方向,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还是蛮认真的(动机塑造)。”
2月到3月考研成绩基本都已公布,考生结合联系导师的情况,对能否就读研究生基本上已经“心里有数”。而选择出国的学生这时也基本有了自己的“offer”。对升学成功的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充分精力去打磨论文,另一方面有了新的写作动机:高质量的论文有助于申请心仪的导师,之后也可在此基础上发表。例如,F同学成功保送了北京某知名高校。其毕业论文实际上有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本科指导老师,另一位是准备就读的学校的研究生导师。她之前就参加了该导师的调查项目,撰写了报告,毕业论文就是建立在那次项目上的,最后成绩也非常好。另一位G同学确定要在本校读研,目前在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她表示:“当时(写论文)在准备考研的东西,也在准备实习,出完成绩之后,就可以放心写作了。”
我们发现,那些升学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往往更好。按一般逻辑分析,该相关性是因为成绩好代表学业水平高,由于学业水平高而更容易升学。但从“时间挤压”机制看,这是因为升学成功将学生从找工作中解放了出来,使其获得了更多可支配的时间。从“动机塑造”机制看,这是因为升学的成功赋予毕业论文超越了“作为毕业要求而存在”的意义,提升了写好论文的动力。反之,如果在二、三月份面对升学失败的情况,学生要么立刻切换状态准备省考;要么抓住春招的尾巴寻找工作;要么尽快找实习以积攒六、七月份毕业季招聘的资本。这些事务安排无疑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时间挤压”。但更为重要的是,并没有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论文的“动机”被塑造出来——正如上一节B同学指出的那样,用人单位“不看你写了什么”。另外,一些考研失利的学生也会准备“二战”(明年继续考)。从理论上看,因为不用准备求职等事务,时间上的压力很可能会小一些,但因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多,个人动机的提升也不明显。
最后,对于那些一开始便不打算升学,而是想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些个人安排对个人论文的影响路径只有“时间挤压”。因为无论求职是否顺利,论文本身都是作为拿到毕业证前的“一关”而存在的,而不具有影响未来发展的意义。
五、导师的直接影响与同学的间接影响
我们发现,本科期间,指导老师对论文写作的影响可归纳为三类。
首先,是纯技术层面,即针对围绕论文写作的相关学术问题予以指导和解答。例如,A同学指出:“田野调查中的访谈材料涉及很多层面,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利用这些材料。”F同学说:“当我表示对某个现象感兴趣,老师会指出朝哪个方向做可能会更好,结合哪些理论更佳。”H同学论文成绩属于中游,未来要回老家当公务员。她表示,根据不同的选题和兴趣方向,其指导老师分别提供了相关文献让她和其他学生阅读。
其次,是帮助把握写作进度,通过设定初稿的上交日期,让学生分时段投入精力与时间,避免最后草草写作与上交。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由于学院对于论文上交时间的规定只有最后交稿时间,因此对毕业论文写作进度应该如何,学生做不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访谈中,我们问学生,“如果你是学院领导,你认为要提高本科毕业生论文水平,该怎样做?”G同学回答道:“……最重要的是时间问题,院里时间给的比较仓促。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不知道不同阶段该进行到哪一步”。可见,老师分阶段设置截止日期(学生用“deadline”表述)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相同的访谈问题,B同学则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好提前寒假就督促,每两三个星期开个‘组会’,老师push(催促)一下。”
最后,老师对文章的要求,实际上成为了论文的“最低要求”。客观上,极少有本科毕业论文上答辩会后无法通过的情况,而学生主观上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E同学告诉我们:“……大家私下也会说,本科论文交了就能过。”我们问E,“这个消息是谁告诉你们的?”E说:“我也不太清楚,大家都在那么讲,只要论文看上去像个论文就行,导致很多人比较懈怠。毕业答辩之前,突然知道其他班‘挂’了好几个,大家才开始慌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毕业论文要过的其实是老师那一关。老师的要求,构成了图1当中的最低要求。据D同学说,一个班会有两个微信群,一个是有老师的大群,另一个是没有老师的小群。有时同学会在上面抱怨,“好烦啊,怎么(论文)又被(老师)打回来了。”I同学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今年12月准备再次考研,I表示:“……论述的时候老师也会把控质量,如果要写好论文,老师的督促也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总的来看,论文指导老师是在制度框架之内,以明确的目的,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干预。我们称这种影响为“直接影响”。相比之下,我们发现同学间的影响以间接方式为主,具有两点特征:
首先,学生之间很少互相参考论文。在学术文章写作时,将文章发给师友,请他们阅读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毕业论文写作时,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现象。访谈中学生反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认知上的,一些同学认为论文是“比较隐私的东西”;二是出于担心,“好的论文怕被其他人剽窃观点,差的则不好意思给别人看”;三是出于其他实际考量。例如,J同学论文成绩很好,未来要去北京某高校读书,J告诉我们:“感觉现在大学生都不会给别人看,一方面是自己的都还看不过来,另一方面是觉得没有必要……即使是公开发表的话,也会隐藏‘锋芒’。”相比于和同学、舍友交流,学生似乎更愿意找“外人”帮忙看论文,包括其他学校的朋友或者学长学姐。
其次,到大三大四阶段,同班同学碰面的机会比较少。由于有相同的住处,舍友之间的互动会更多一些,宿舍这一物理实体构成了激发其他互动的社会焦点(social focus),在这种情况下,舍友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比较大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例如,C同学所在宿舍共有6个人,其中5个人参与考研。他说:“(舍友)大多数还是认真去写的……同一宿舍,有时看到别人写的字数多,自己就会再加一些。”影响也有可能是负向的,例如,A同学宿舍6个人,包括他自己有3人考研究生。他告诉我们:“我觉得我宿舍都是能过关就行……说实话,我觉得我也没有特别用功……我是宿舍里得分最高的……宿舍里没有比我更用功的学生。我们宿舍的大部分都是拿以前的稍微修改就提交了……如果100分算是全身心投入,给自己大约能打80分。”也就是说,学生之间并没有目的很明确的影响途径,例如请求别人帮忙看一下论文,提提意见,而是通过间接地对其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观察,来调整对自己文章的要求。
本文对同侪之间间接影响的观察印证了国内某些研究的结论。例如,基于“自然实验”数据,有学者发现,在平均意义上,没有统计证据证明学生会向其他舍友请教从而获得学业上的提升,同侪间的影响还是通过影响价值观从而发挥某种间接性功能。该研究推测,这是因为室友更多被视为休闲娱乐的玩伴,而不是学习资源。
六、结论与讨论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输出自己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过程。通过访谈,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讨论,能够使我们窥探这一社会过程的种种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提升毕业论文质量这一任务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具体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缺乏对学生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激励机制。在“文凭社会”和招聘单位较强的统计歧视下,毕业论文更像是资格考,过关即可。换句话说,对学生来讲,任何超越毕业要求的对论文的单位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其他,都很难看到边际收益。2021年1月,教育部官网转载了一篇《光明日报》的文章,文章援引了一位大学生的话来阐述实行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的意义,该生说:“同一篇论文,我认真投入了,而最后的结果和一个‘糊弄’的人差不多,这无疑是让人有挫败感的。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对‘不糊弄’的同学,其实是一个利好。”诚然,当我们“鼓励”一件事时,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意思,而应该搭配以实际的激励机制,这并不是宣扬某种功利思想,而是对付出的肯定与合理报偿。而这种机制的设置需要更多的讨论与智慧,从而让学生拥有写好论文、做好学问的动机。
另外,个人安排实际上对论文写作有复杂影响。他们不仅决定学生有多少可用的精力投入到论文上,还能改变论文对于他们本身的意义。论文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任务项目,而是人生当中的一环。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一般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种。前者指行动是为了获得某种独立的结果,后者强调行动本身能带来内在的满足。在本文中,无论是“论文质量是‘潜变量’”的论断,还是“个人安排有‘动机塑造’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在外在动机的意义上进行的讨论,即写好论文本身的潜在收益和效用,而不是内在动机,即学术本身带来的兴趣和愉悦感。
其次,如果学生的个人动机相当缺乏,那么导师实际上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守门员。其对质量的把控不仅是在同意答辩的文书上签字,更体现在具体的指导和流程把握上。如果说社会因素的改变非个人力量能左右,那么从论文指导过程入手则是指导老师力所能及的。调查表明,只要分阶段跟踪学生动态,适时设定一些截止期限,帮助学生拆分论文任务,便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鉴于毕业论文写作周期长,而且写作过程与很多必要的、占用很多精力的个人安排有时间重合,在规划上给予适当协助和提醒并不是分外之事,而且,得益于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教师指导也更加方便。
最后,也最令人担忧的是,预想当中的同学之间的勉励和支持是“缺位”的,学生间并没有互相学习、请教的动机和欲望,会觉得不方便甚至有些相互提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展开讨论。学习阶段“学友”的重要性被一些学者所强调:“学友们成长于同一时代,感受到同一种刺激、诱惑和压抑,因此他们间的切磋争论带有师生间的讨论难于具有的现实性、针对性与切肤感。且学友间的交往最便利、最廉价、最无障碍。”这种同学之间研讨的缺位,不仅使学生丧失了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而且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此外,在设计电子游戏时,一些设计师发现,游戏程序务必要对玩家的努力做出即时反馈,因为这可以唤起玩家的积极情绪。这一发现在论文写作领域也可能成立,同学之间的即时反馈往往是最便捷的,从而提升写作的动力,但这一机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指导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尽量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例如,一位老师往往指导多位学生,老师可以先鼓励所指导的学生之间彼此交换论文,交流题目甚至写点评,进而鼓励学生与班级内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需要承认的是,本文有一个预先的价值判断,即学生应该尽可能好地完成毕业论文。但对于毕业论文存废本身,学界仍有一些争议。此外,本文的访谈对象以社会学系的学生为主,尽管分析所涉及的方面有一定共性,但不同学科本身必然情况各异,因此不能将结论进行简单的外推。最后,虽然访谈时间安排在答辩结束后,但由于访谈者中有教师,不能轻易排除身份问题对被访者的影响。
总的来看,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技术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过程。所以,必须对相关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澄清核心机制,才能有的放矢,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稳步提升。
(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陈心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第3期
微信号:zgdxjxzz